close

 

單獨一個人去旅行去想去哪裡?

會喜歡怎麼樣的旅行模式?自由行?

paulina去年一個人到日本去旅行的時候,Emilia覺得很不可思議和佩服她

 

"自己旅行"的意義究竟是什麼?

就像下列文章的四位自信女人所說的?

還是~

其實...就只是純粹想換個心情和想法罷了?

 

如果是Emilia想要自己一個人的旅行

會想去"法國"~

可是目前還沒有時間、金錢、最重要的是"膽量"去執行。。。

 

但是~

如果沒有意外的話,下個月"應該"會和二廠的離職同事們去趟"日本之旅"

是自助旅行ㄛ!

因為有位女同事在日本遊學過,日語應該很強

不知道Ellie這次能不能一起去哩...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Emilia

 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

旅行,讓女人走得更遠

她們是四個愛旅行的女人,她們擁有不同的旅行記憶。有人純粹為享樂出遊,有人視旅行為生活中必要的抽離,有人透過旅行發現自我。旅行,讓女人走得更遠。

換空間,做內在旅行 肯園負責人溫佑君

2003年在雲南的一次意外旅行,開發了肯園負責人溫佑君的潛能,讓她變成一個更開放、不容易失望的人。為了更了解植物,溫佑君原本計畫一個人待在西雙版納的熱帶植物園做些植物考察,卻一到西雙版納就病了,在毫無準備狀況下,溫佑君只憑著當地人的建議,決定向北走,往雲南和西藏的長江源頭去。

因為飛機客滿,溫佑君和當地人一樣,坐著顛簸的當地巴士前往,在近2500公尺的高山上行駛,車一開就是20幾個小時,由於兩旁全是荒山野嶺,吃飯時間到,就是停在非常鄉間的農家,將就著旅遊節目上無法見識到的簡陋器皿和菜色。路途中,她也曾坐在皮筏上順著瀾滄江漂流4個小時,或是騎馬6小時翻越一座大山,雖然生活條件苦不堪言,溫佑君卻十分享受那樣的蠻荒旅行,而且身體反而沒有任何的不適。

溫佑君一個人在原本被認為可能充滿搶劫、走私毒品等危險的雲南行走,卻過得比平時的旅行還開心。她回憶說,「在意外的情況下去適應和探險,發現自己其實可以存活,而且有很多樂趣,而對自己身體狀態與心理狀態的理解,都超過在良好規畫的旅行中能得到的。」

在這一場不如預期的旅行,溫佑君發現自己的彈性和生存張力是可以拉到極致的,回到台灣的舒服日子,溫佑君雖然沒有戲劇性的改變,心裡卻保存下來那個旅行所建立的狀態,她說,「當我失去一些我依賴東西、或當我期望的東西沒辦法發生時,我變得比周遭的人隨遇而安、不容易失望。」

因為芳療工作,溫佑君常看到人們擁有龐大的心理壓力,她認為那來自於,「許多人在環境裡被保護過度,所以就喪失了開放的生存能力,很容易過敏、起反應,」而溫佑君自己,因為雲南之旅的影響已內化,使她至今都懂得以活在蠻荒條件的心態,在文明的世界生存。對溫佑君來說,旅行的重點不再是刻意學習,不再是觀察環境,而是觀察自己。旅行,就是換一個空間做內在旅行。

採訪撰文/麥立心

 

旅行,是重拾簡單的信賴 清庭總經理林妙玲

林妙玲看起來獨立又洋派,十幾年前她曾在BBDO廣告公司紐約總部工作,後來與老公石大宇還在紐約創業開家具店,如今,林妙玲則是走遍歐洲,結交許多國外設計師好友,也為清庭談下許多代理權,人們想要透過旅行拓展的視野、語言、膽識,林妙玲都具備了。

但旅行,幫助她成為一個在工作壓力下,永遠懂得和另一半重 拾兩 人關係的女人。而這正是她最在乎的事。每一次的旅行,林妙玲都選擇和石大宇同行,每年,他們一定造訪峇里島2次,至今已經去了40幾趟。通常他們會毫無計畫地先在Villa的游泳池畔泡兩天,第三天才開始動歪腦筋,想想該幹嘛。

有時候,他們異想天開地想買地,到烏木的山上,跟著當地農夫後頭看地,農夫會遙指著從這顆椰子樹到那顆椰子樹之間,是那塊地最精準的距離;有時候,他們夫妻會佯裝成大戶,到一家一家的精品Resort參觀,那天,就變成免費卻奢華不已的一日遊;更常的時候,他們會租下機車,請導遊帶著他們騎到不知名的小村落,拜訪當地人的家,吃著當地人吃的咖哩雞,看著峇里島的小孩,用竹棒去纏上蜘蛛網,做成最天然的「網子」,到處捕蜻蜓。

峇里島常突然下起大雨,雖然常害得兩人被淋得狼狽,但那是林妙玲最愛的片刻。「那時刻感情是最好的,他騎機車,我抱著他,風雨大得看不清視線,感覺我們真的是相依為命,那種感覺,是錢買不到的,」在無人熟識的異國村莊,時光彷彿錯置,讓林妙玲與石大宇重回他們初識時的19歲,讓林妙玲好珍惜。

透過旅行,林妙玲成為一個有能力讓感情回歸純粹的女人。林妙玲說,旅行中能創造的「純樸、簡單的生活,一直是我們想要的,只有在簡單的生活,兩個人才會互相依賴、互相相信。」那樣簡單的基礎,讓林妙玲一直能不畏困難地,帶著清庭、伴著石大宇,走遍世界。

採訪撰文/麥立心

 

在旅行中沈澱 LANVIN品牌經理王美怡

父母都是大名鼎鼎的熠熠巨星,王美怡很小的時候就已走遍歐美,擁有豐富的旅行經驗。當時台灣的經濟才剛要起飛,「出國」仍屬不普及的奢侈品,但每年寒、暑假,爸爸都會帶著三個寶貝女兒出國旅遊。由於身邊的同學們各個家境相彷彿,所以王美怡從不覺得出國旅遊有什麼特別了不起,只單純地認為那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由於玩過的地方實在太多、次數太頻繁,她很少為此格外興奮。但17歲那年,王美怡經歷了一次很不尋常的旅行,也改變了日後她對許多事物的看法。一個從小就被捧在手掌心、不知「民間疾苦」的驕縱小公主,因為一次旅行長大了。

放寒假時,寵女兒的父親如同往常帶著女兒搭頭等艙先飛紐約,再轉搭協和客機飛倫敦,一路上同機的旅客非富即貴,放眼所及盡是世間奢華之最。不過,回台灣的時候,爸爸卻讓她獨自乘經濟艙。「當時只覺得奇怪、也很不習慣,後來才知道,他是想藉此機會教育我,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,」王美怡說,「將來會過什麼樣的生活,全靠自己的耕耘和努力,沒有哪件事是理所當然的。」

她終於深刻了解,習以為常的豐富原來是一般人的遙不可及,也學會了感恩與惜福。「長大以後再回頭想,發覺這麼多年來,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一次旅行,」她說,「可能是小時候玩多了,所以去哪兒旅遊對我而言好像差不多。只要有親人陪伴身邊,無論到哪裡都一樣好。」

現在,王美怡有更多時候必須因工作單獨旅行。她習慣在候機室等待的當下沉澱、整理思緒,然後在隨身小本子上寫下對自己、對孩子、對人生的想法,即便是短短的一句「媽媽很想念你們」。對她來說,美麗的景致只是旅途中的配角,和親人緊緊相依的濃情,才是讓旅途充滿一段段動人故事的主因。

採訪撰文/甘立德

 

龐克之旅的行動力 歌手陳綺萱

採訪前,聽了綺萱跟哥哥以JS為名重新出發的第二張專輯《此生最美的風景》。這張以「旅行」貫穿的專輯中,主打歌《愛情背包客》裡,綺萱化身剛斬斷戀情的都會女性,一面收拾行李箱準備旅遊,一面找回自己原來的生活。歌曲最後,哥哥打開妹妹的行李,掏出一個小小的背包讓她上路。原來,旅行跟過期的愛情一樣,「不需要準備太多行李,與負擔。」綺萱說。

鏡頭前跟哥哥被打造成乖乖牌的綺萱,私底下也很會為別人著想。全家一起去歐洲,她總敏感地先查覺到爸媽甚至哥哥的需要;到義大利,她也只小小堅持要去Vivienne Westwood的專賣店而已。不過,去年東京的三個月遊學,卻徹底改變了她的態度及想法。

「一開始只是喜歡日本流行文化,特別是中島美嘉。後來看了電影跟漫畫的《NANA》,我的遊學竟然變成了另類的『娜娜』之旅。」每天下課後,綺萱會循著漫畫或電影裡的劇情,自己見證這些景點,不論是東京車站、田園調布酒吧的漢堡、還被美國同學帶到下北澤的Live House聽龐克演唱,Punk這個本來是年輕人激發對Disco主流的反動、抒發個人態度的音樂,也就這樣烙印在綺萱的心中,甚至是音樂與思想上。

Punk有種特色,就算不聽音樂,從歌手的造型或服裝就可以感受那種反抗活力。這趟旅行讓我發掘自己的叛逆及憤世忌俗、不願意跟著世界的規章走的部分。」回國後,綺萱開始撰寫部落格分享旅遊心情,激勵許多有同樣想法的人勇敢出走找自己。這張新專輯裡JS不但改變造型,勇敢呈現自己的真實面與人性,綺萱甚至影響哥哥的創作,專輯中偶而跳出來的Punk元素,不難看出不在意他人眼光的《娜娜》怎麼影響了她。

現在的綺萱,一邊試著做最真實的自己,一面又開始計畫下一趟讓她mind-blowing的旅程。「我很容易適應一個新的環境,我希望在三年內可以到倫敦遊學,也想到某個異鄉落地生根。畢竟,在同一個地方生活太久,感官會逐漸麻木,新的刺激,才能繼續讓妳往前走。」

採訪撰文/鄭千鈺

 

文章轉自:ELLE雜誌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milia 的頭像
    Emilia

    Bonjour

    Emi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